东南网首页| 繁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aa
您所在的位置:海外频道 >  今日福建 > 正文

自驾重走滇缅路 最后一站来到厦门

2024-09-11 19:17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王勇

庚·续: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活动成员聆听嘉庚先生故事。(林志杰 摄)

10日上午9时许,由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华侨华人代表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集美鳌园景区。这是“庚·续: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活动的最后一站,车队于8月15日从马来西亚“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启程,长途跋涉,来到陈嘉庚先生的故乡。

活动成员参观了集美鳌园、陈嘉庚纪念馆,了解陈嘉庚先生爱国兴学、团结华侨、支持抗战的光辉事迹,感悟南侨英烈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赤子情怀,并向陈嘉庚先生墓敬献鲜花,缅怀其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伟大品格。

据介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85周年、中马建交50周年。值此特殊时节,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发起“庚·续: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活动,组织约200名南侨机工后裔、华人及侨胞代表,以自驾车队的形式,自马来西亚出发,途经泰国、老挝进入中国境内,由滇缅公路沿线一路东行,前往勐腊、畹町、保山、下关、昆明、重庆、衡阳、厦门等地,探寻南侨机工遗迹。

厦门作为陈嘉庚先生的故乡,是本次行程的终点站,共有13辆车、42名代表参加。接下来,他们还将回到云南,从磨憨口岸出境。

相关

两本书记录南侨机工史

卢观英把著作赠给陈嘉庚纪念馆

此次行程,对来自马来西亚的卢观英来说并不陌生。这是她第六次踏上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之旅。昨日,她还带来了与已故丈夫刘道南合作的两本书——《搜研路上-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历史纪录》《卫国凌云-南侨机工二战证言》,赠给陈嘉庚纪念馆。

卢观英夫妇俩都是马来西亚的退休教师,与南侨机工历史的结缘,源于与华侨博物院原院长陈毅明的结识。

“其实在2005年前,我对南侨机工是很陌生的。2008年,华侨博物院原院长陈毅明和一位南侨机工,带领一批中国学者到马来西亚,寻访南侨机工后人。在机缘巧合中,我认识了陈毅明老师,了解了南侨机工的悲壮故事,我觉得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卢观英与丈夫刘道南决定写下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于是在马来西亚的各大媒体上发布寻找南侨机工的消息,成功征集并采访到了6位当时还健在的南侨机工。

“陈毅明跟我们说,如果你们要写这段历史,必须到滇缅公路上走一趟,不然你很难感受到当时南侨机工是多么艰辛。”2010年起,卢观英夫妇多次踏上滇缅公路,沿着南侨机工足迹重温那段历史。

声音

重温那段历史 感悟嘉庚精神

是传承也是责任

本次“庚·续: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活动成员中,最年长的76岁,年龄最小的才2岁。76岁的洪定福带着老伴、儿子和儿媳以及5个孙子孙女,祖孙三代共9人,一起参加重走滇缅路之行。“我们看到南侨机工的抗战精神,非常感动。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实在让人钦佩,值得学习。”洪定福祖籍南京,如今生活在马来西亚,他说,让孩子们学习那段历史,非常有意义。

车队队长、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文化中心副主席陈松青说,举办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活动,重温不可忘却的那段历史,感悟嘉庚精神,是一种传承,也是一份责任。

背景

南侨热血青年 帮送抗战物资

1938年10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东南沿海交通口岸均被日军占领,滇缅公路成了当时最重要的运输通道,大批援华物资急需汽车司机及修理技工运送。

南洋华侨领袖、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1939年2月7日通过南侨总会发出《征募汽车修理、驶机人员回国服务》通告,并到各地演说动员。南洋华侨热烈响应、踊跃报名,共有3200余名热血青年,分9批车队,赶赴中国西南边陲,在战火烽烟中帮助抢送抗战物资,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潘荫庭)

推荐阅读
东南网全球站点
FJSEN Global Sites
东南网美国站
东南网澳大利亚站
东南网香港站
东南网菲律宾站
东南网阿根廷站
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东南网日本站
东南网新西兰站
东南网英国站
关注我们
Follow U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东南网海外频道联系电话、传真:0591-83729159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4楼
合作媒体
Associated Media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