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贝壳堆积地层 江信恒 摄
东花丘时期陶杯,陶杯整体保存完整,陶面纵向刻着多道装饰划口纹样。刘宇捷 摄
西营遗址出土的生物遗骸 江信恒 摄
展厅中的超大曲面屏及先民雕塑,展示早期南岛语族聚落的生活场景。江信恒 摄
初冬时节,记者驱车沿着平潭北部湾生态廊道,来到位于苏平片区上攀村的壳丘头遗址博物馆。
远观整座博物馆,形似连绵的山脉,又如翻滚的海浪,更与平潭古厝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学术界,平潭被认为极有可能是南岛语族的“起锚之地”。坐落于此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是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群,包含西营、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距今7500年至3000年。2024年3月,该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眼下,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布展工作如火如荼,预计12月中旬正式开馆运营。整个展厅面积约3800平方米,以“源”“流”“彩”为主线,分设“平潭史前文化”“南岛语族航海术与文化”以及“南岛语族艺术”三个展厅,全方位展示南岛语族的独特文化。作为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这里展出了哪些珍贵文物?重大考古成果之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文明密码?记者带着探究走进博物馆,那段尘封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直观感受史前文化
刚踏入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一整个贝壳与黄土交织错落的壁面格外显眼,这是以遗址贝壳堆积地层为原型复原设计而来的。走进一号展厅,柔和的灯光下,石锛、陶杯、贝饰等出土文物整齐排列,仿佛推开时空之门,来到数千年前的南岛语族聚落。
在一面长约22米、高约4米的曲面大屏上,循环播放着影片《先民的一天》。出海捕捞、清洗器皿、蒸煮海鲜……屏幕对面,几组先民雕塑生动还原出早期南岛语族聚落的生活场景,令人得以一窥史前文明的风采。
目前,一号展厅的大部分文物均已入柜,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培训讲解员。“整个展厅按照西营遗址、壳丘头遗址、东花丘遗址、龟山遗址的顺序布设,逐步展现聚落形态演变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壳丘头遗址群形成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展厅设计师翟江南介绍,在展出文物中既能看到以夹砂陶圆底器为代表的土著文化,也有黄瓜山和黄土仑文化等外来文化元素,它们静静诉说着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和交流互动。
漫步展厅中央,记者的目光被一座巨型陶罐模型吸引。“展厅借助精准投影技术,将多个方向的影像重叠投射在模型表面,立体演示先民制作陶罐的过程。”翟江南介绍道,“巨型陶罐所设位置是展厅不同时期的文化板块交汇之处,这凸显了早期文化的融合与演变。”
在最内侧展柜中,一只东花丘时期的陶杯静立于此,陶杯整体外观形似现代的咖啡杯,陶面纵向刻着多道装饰划口纹样。
“这可是咱们的明星展品!不仅外观精致而且保存完整,材质和审美也与当地器皿对比鲜明。”福建博物院副研究员、实验区旅文局文化文物处副处长丁清华如数家珍。记者了解到,这只陶杯的出现证明了福建内陆和东部海岛地区在东花丘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往来。“我们会结合展品特色进行文创设计开发,让更多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丁清华介绍。
解密先民迁徙历程
踏入二号展厅,这段文明故事翻开了新篇章。尽管布展工作还未完成,记者已经能够通过展线设置,感受策展单位布局陈设的用心。
以海浪为背景,墙面上固定着多种船只模型,颇具设计感。记者了解到,这面墙所展现的是南岛语族先民所使用的独木舟的演变过程,从最初圆木掏空制成的独木舟,到双边架艇,简单勾勒出造船术的发展变迁。
研究表明,距今6000年前,南岛语族先民从中国东南沿海向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岛屿扩散。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移民活动,先民们以海为家、披星戴月、穿越风雨,驶向星罗棋布的太平洋岛屿,并建立起新家园。
这亦是一场文明传播的历程。“向外迁徙的南岛语族先民可以说是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带着稻黍粟的种子,驾船而去,探索一座座未知的岛屿。”丁清华说。
沿着南岛语族先民迁徙路线,该展厅由东南亚岛屿、近大洋洲等展区组成。这里陈列着航海器具、早期部落建筑模型、各地传统服饰等。千百年来,南岛语族先民与不同地区海洋文化互动融合,形成了大坌坑文化、拉皮塔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而展厅中的文物正是这段文化融合历程的重要遗产。
航海技术、文身习俗、传统服饰……展厅还设有多个互动装置体验点,观众不仅可以体验早期南岛语族先民的航海术,包括手指测星、裸掌测星、地文导航、云朵导航等,还能通过虚拟屏试穿南岛语族服装和绘制面部纹饰,十分有趣。
“下月初,我们将全面启动二号展厅和三号展厅的布展工作。”丁清华介绍,本次携手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美国宝尔博物馆共同推出南岛语族主题展览,涵盖南岛语族航海术、文化、艺术等,通过系统展示南岛语族服饰、食器、陶器、武器以及音乐、语言等,呈现南岛语族文化与福建史前海洋文化之间承继关系,体现中华海洋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用展陈的方式直观地体现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多彩多姿。(见习记者 刘宇捷 记者 郭雅莹 张哲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