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右)、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德派罗(左)为“马可·波罗”雕塑揭幕。林劲峰 摄
东南网11月8日讯(张礼珍)10月30日,“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纪念活动在泉州举行。作为今年中意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项目之一,此次活动包括“马可·波罗”雕塑揭幕仪式及“马可·波罗与中国”座谈会。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飞,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德派罗,外交部欧洲司参赞韩晓燕,省文旅厅、省外办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中、意两国研究马可·波罗的专家学者,泉州文旅界代表及市民等百余人出席有关活动。
历时8个多月 只为创作出符合期待的“马可·波罗”
在当日上午举行的“马可·波罗”雕塑揭幕仪式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强历时8个多月创作的惠安石雕作品——“马可·波罗”雕塑,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正式亮相。这尊总高4.25米的雕塑坐落于泉州宋代古船遗址旁的石头街草坪,雕塑以青少年时期的马可·波罗形象为蓝本,身着意大利传统服饰的马可·波罗右手握着鸡毛笔,左手拿着书本,修长的身形呈昂首前行的姿态,作品将其边走边看边记录的游历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屹立于泉州古渡口旁的“马可·波罗”雕像成为泉州新地标。张礼珍 摄
“作为享誉世界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形象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吴德强表示,在为这样一个历史名人塑像时,最大的难点便是如何创作出一个符合大众期待、又尽可能还原史实的形象。为此,他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和图片,并着重对马可·波罗在泉州的经历进行了细致考证,最终将人物形象定格于青少年在中国游历时的马可·波罗。
“据考证,马可·波罗初到中国时才17岁,在那个交通和信息极度闭塞的时代,从意大利到中国的旅途无疑是漫长而艰辛的,这个过程中他的勇敢和无畏令人钦佩。”吴德强介绍说,马可·波罗身上这种无畏的探索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自己,因此,在雕像的姿态设计上,通过微微扬起的头和挺直的脊梁向世人展现马可·波罗这种独特气质。
“马可·波罗与泉州的相遇是一段令人神往的历史,正是有了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泉州的记载,才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泉州的辉煌。”在吴德强看来,马可·波罗对泉州的描述和记载,不仅仅是对一座城市的赞美,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因此,在雕像的面部表情上,吴德强特别刻画了一种充满好奇和惊叹的神情,仿佛马可·波罗正在目睹泉州的繁华盛景,感受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这种文化交流的启示,也让他对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理解有了全新的思考。
吴德强在创作马可·波罗时的近照。吴德强供图
为了能设计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吴德强在细节上也颇为用心。“这尊雕像总高是4.25米,其中人体高3米,底座为1.25米。在鲁班尺中,3米对应的是‘兴旺’,1.25米对应的是‘登科’。”吴德强表示,希望这件雕塑作品落地泉州后 ,能够让这座城市越来越兴旺,学子们都学有所成。
此外,针对作品中马可·波罗的发型、胡须、服饰等细节,吴德强也都进行细致考证,力求做到高度还原。值得玩味的是,在这尊雕塑中,神态昂扬的马可·波罗却穿着一双拖鞋。对此,吴德强解释说,当时马可·波罗从意大利来到泉州,作为异乡人,他的穿着跟本地人是有所区别的,也考虑到泉州的气候和他喜欢走走看看的个性,觉得与传统的布鞋、皮鞋相比,个性又自由的拖鞋似乎更适合他。
在穿越古今的东西对望间 用艺术为中意两国的深厚情谊献礼
公元1291年,马可·波罗结束17年的中国之旅,从泉州出发护送元朝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之后返回意大利并口述完成游记——《东方见闻录》。在游记中,马可·波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刺桐港的繁盛与开放,轰动了欧洲。据记载,当时马可·波罗便是在文兴码头乘船回国的,而在新揭幕的“马可·波罗”雕像周边曾经还保留有“马可·波罗”井和“马可·波罗”街。由此不难看出,泉州人民对这位旅行家的喜爱。
“我从事石雕创作将近40年,先后创作了毛主席、钱学森、弘一法师、惠安女、妈祖等各式各样的雕塑,能够在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雕刻他的塑像,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荣幸。”吴德强表示,虽然自己没有亲眼见过马可·波罗,但在雕刻的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他对话,被他身上那种旅行家的精神所感染。历史上,以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为代表的意大利雕塑艺术曾经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巅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此次创作既是为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是对自己艺术创作的一次检验,以期在这穿越古今的东西对望间,用艺术为纽带串联起中意两国源远流长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