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落寞的漆篮工艺走上产业化道路,奔走的农民回到焕发生机的故土,凋敝的村庄找到发展方向……以复兴漆篮产业为突破口,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被激活了。
十年蝶变,让我们看到山村“头雁”的力量。
他们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推进一项项政策落地生根,推动一张张蓝图转变成美好现实,见证一个个村庄焕然新生——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生态资源禀赋独特,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福建坚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先后出台10多份省级规划,配套系列措施,组织实施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行动,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如今,十大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已超过2万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
2019年底,福建现行标准下4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提前交出一张高质量脱贫的福建答卷。
美丽乡村入画来,农民幸福感成色越来越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后,福建持续发力,压茬推进乡村建设,每年出台一个乡村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形成一份乡村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重点项目,奋力打造既有肌体之美又有灵魂之美的福建特色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福建“摘帽不摘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着力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头雁”引领,乡村振兴有合力。
十年来,福建既重视顶层谋划,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锻造着一个个过硬的乡村“雁阵”。从百万农民培训行动到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从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到举办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福建持续搭建平台,内培外引,孵化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头雁”。今年8月,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以每年每个县(市、区)10人的速度,用5年的时间培育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
“头雁”领飞,乡村振翅。
去闽北山区,看看掌握了流量密码的网红们,如何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货走进千家万户;去古邑屏南,看看艺术家们如何用文创的魔法改造一个个薄弱村;去竹乡永安,看看一根竹子如何被“吃干榨尽”,撬动起近百亿元产值;去“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看绿水青山如何转换为金山银山……行走在福建广袤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上演绎着不同的振兴故事,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