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题材不仅包括传统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还蕴含着浓厚的闽越文化。剪纸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每种纹样背后均有延伸含意,开创了中国民间剪纸“礼品花”之先河,有着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周冬梅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浦城剪纸技艺省级传承人,也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走进周冬梅的“浦城县剪花嫂剪纸坊”工作室,这里环境清静而舒适,屋内摆放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文艺气息扑面而来。从修习创作、研发文创产品到创办培训工作室,周冬梅始终保持着对剪纸事业的专注和热爱,致力于研究和传承浦城剪纸民间手艺,其剪纸作品也斩获多项大奖,并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千锤百炼 研习巧夺天工的指尖艺术
剪纸,千刀不断,线线相连,是一门对手工艺者技艺极其考究的艺术。随着灵巧的剪刀在周冬梅指间游走,一副“无墨中国画”便美轮美奂地呈现出来。这创作时淡定从容的背后是四十余年的功底与艺术沉淀。
“小时候耳濡目染,喜欢跟着外婆学剪纸。”10岁起,周冬梅便和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后,周冬梅参与了浦城县剪纸普查和资料整理工作,有机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仅仅是浦城的一个乡镇,就可以收集到1000多种剪纸花样,这些风格各异、惟妙惟肖的图案勾起了周冬梅对传统纹样的研究兴趣,她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剪纸的理论知识,钻研剪纸技艺。
福建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美誉,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悠久的地域文化给予了周冬梅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福建,福文化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包罗万象,凝结着家国情感,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和企盼。”周冬梅工作室里摆放着她最新创作的《五福临门》剪纸作品,作品一组5幅,在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文化专家陈吉老师创作的隶、楷、行等字体的“福”字基础之上,叠加创新剪纸元素,组字成画,画中有字,运用传统吉祥元素纹样,体现了传统“五福”文化中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多子的寓意,寄托美好祝福。
《康寿•福》 剪纸创作包含老寿星、仙鹤、寿桃、万年青等元素,寓意福寿绵长
《富贵•福》 表现了鱼和牡丹的元素,寓意富贵有余
《平安•福》 喜鹊登梅寓意喜事到
《子孙•福》 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祝愿子孙繁衍,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周冬梅在保留浦城民间剪纸传统手工剪纸技法上,灵活运用剪、雕等各种技法创作作品。她的作品剪刻细腻、疏密有致、线条流畅,并擅长使用传统的民族元素,大量应用浦城剪纸的传统纹样来表现主题,特色鲜明。其剪纸作品曾获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十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山花奖”,全国海峡文人剪纸邀请展突出的技巧奖(最高奖)等全国各级大赛大奖,并赴美国、丹麦、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及港澳台展出,被国家、省级展馆及海内外艺术家收藏。
第十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山花奖《新嫁娘》
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金奖作品《吊脚楼》
薪火相传 探索剪纸产业化发展之路
“剪纸技艺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精神传承。”对于周冬梅而言,推动浦城剪纸产业化发展,让这门技艺薪火相传,是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与责任。
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为剪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周冬梅有了更多创作舞台。2008年,周冬梅带领三名手工业者成立了“剪花嫂剪纸坊”工作室,创办浦城县巧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作品创作、剪纸衍生产品研发、剪纸艺术传承培训等工作。
“剪纸用在民俗活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结合了生活用品,才具有实用性。”周冬梅认识到,浦城剪纸技艺要永续传承,重点在于创新,她从各类艺术设计中汲取养分,开发出了剪纸艺术相框及剪纸元素的瓷具、汉服、真皮手包等衍生系列产品,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此外,工作室还与知名餐饮、茶叶等企业合作,打造艺术与人文交融体验的现代餐饮与茶空间,将剪纸元素运用在餐饮、茶空间、农产品等领域,孕育出“剪花嫂”、“武夷姑娘”、“乡获”等特色品牌。在区块链技术火热的当下,工作室将剪纸与现代科技结合,全国首推非遗剪纸数字艺术品,开拓了剪纸创新发展之路。
武夷姑娘茶叶包装设计
周冬梅认为,“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去传承,浦城剪纸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一定能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剪纸的魅力,多年来周冬梅热心公益,为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省博物院、非遗博览苑等捐赠剪纸作品,传播剪纸文化;积极开办公益培训小型工作室,培养民间剪纸艺人数千人,授人以渔,带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其中多人还被评为非遗传承人或工艺美术师。
“目前,浦城剪纸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有信心。”周冬梅仍将不负追求,持续创新研发、推广剪纸文创产品,培育更多民间剪纸艺人,推动浦城剪纸文创产业传承与多元化发展。(傅心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