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繁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aa
您所在的位置:海外频道 >  今日福建 > 正文

如何读懂《大学》——朱子文化系列讲会第九期特邀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纪祥教授分享“大学之道”

2025-05-11 19:28 王亮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悠扬

东南网5月11日讯(记者 王亮)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毕生心血倾注《四书章句集注》上,临终前仍在修订《大学·诚意》章,希望通过重新阐释经典,让儒学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那么朱熹的“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的三大纲领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读懂《大学》呢?

5月11日上午,由福建省图书馆联合多家高校社团举办的“明熹悟道 融古慧今——正谊书院朱子文化系列讲会第九期:大学之道”在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举行。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教授李纪祥聚焦“大学之道”,与参与讲座的听众共同分享了朱熹的“大学之道”,并深度解读《大学》三大纲领。讲会吸引了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学校社团师生及福建省图书馆读者近百人到场聆听。

主讲嘉宾李纪祥曾任山东省泰山学者、曲阜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礼乐文明中心主任,专长中国儒学、史学、宋明理学及相关经典研究,学术成果丰硕,享誉国际。讲座中,他结合朱熹毕生心血《四书章句集注》,带领观众深度解读朱熹《大学章句》中“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大纲领,分享朱熹的“大学之道”,并探讨其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

李纪祥教授指出,朱熹在注解《大学》时,引用程子的观点,认为原文中的“亲民”应当理解为“新民”,将“大学”解释为“大人之学”,并在《大学章句》中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并称为“大学之三纲也”,而汉代大儒郑玄则认为“大学”指的是古代官办教育机构,两位先贤都聚焦于国家教育这个共同命题。因此,《大学》开篇三大纲领的内涵,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深入研究阐释。

讲会融入传统书院讲会仪式,以明代书院的讲会仪程为依据,设置击云板、行礼、歌诗、问答等一系列环节,再现古代书院讲学风貌。参会学员们身穿中式服装,携带《正谊书院朱子文化系列讲会手册》参加讲会,并举行“行揖礼”的仪式,培育尊师重道的精神,开启明礼求学之门,还共同以南金书院吟诵调吟唱朱子诗作《观书有感》及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以吟唱唤醒古诗,用歌声致敬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诗意与哲思。

本次讲会活动是福建省第八届“正谊杯”古诗文大赛配套活动之一,主办方希望通过举办该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示八闽典籍文化的底蕴内涵,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引导读者学习经典、学习朱子文化。

推荐阅读
东南网全球站点
FJSEN Global Sites
东南网美国站
东南网澳大利亚站
东南网香港站
东南网菲律宾站
东南网阿根廷站
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东南网日本站
东南网新西兰站
东南网英国站
关注我们
Follow U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东南网海外频道联系电话、传真:0591-83729159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4楼
合作媒体
Associated Media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