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繁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aa
您所在的位置:海外频道 >  中外头条 > 正文

通讯丨中国医疗技术为坦桑尼亚先心病患儿带来“心”生

2025-01-22 17:2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叶欣妍(实习)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月21日电 通讯丨中国医疗技术为坦桑尼亚先心病患儿带来“心”生

新华社记者华洪立

“中国医生给了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我衷心地感谢他们!”1月18日清晨,当得知3岁的儿子伊克拉姆心脏手术成功时,22岁的坦桑尼亚母亲胡斯娜·沙班·金万德热泪盈眶。

不久前,在达累斯萨拉姆中国援建的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由5名中国医疗专家、6名坦桑尼亚本地专家以及中国第27批援坦医疗队成员组成的团队为5名坦桑尼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了手术。

这些孩子最小3岁,最大7岁,伊克拉姆是其中之一。他们接受了由中国专家团队首创的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进行的心脏病手术。这一技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研发,通过超声引导器械精准治疗心血管疾病,无需开胸或使用辐射设备,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埃马纽埃尔今年5岁,三个月大时被查出先心病,此后频繁就医,妈妈薇奥莱·塞缪尔·姆孔瓦不得不辞去工作专心照顾他。“今天,多亏中国专家,我的孩子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去上学了!”姆孔瓦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7日,潘湘斌在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对约50名坦桑尼亚心血管医生进行专项培训。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是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一次变革,极大降低治疗成本,实现了更广泛的可及性。

“这项技术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车将手术送到偏远村庄。”

“这项技术不仅拯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也为非洲心血管病治疗树立了新的典范。”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儿科医生西奥菲利·卢多维克说。他去年10月曾赴中国接受为期三个月有关该技术的培训。

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所长彼得·基森格说,引入这一先进技术将大幅提升坦桑尼亚心血管疾病治疗能力。“目前我们医院每年可完成约700例心脏手术,如果该技术得到应用,这一数据可提高至2000例以上。”

基森格表示,自2018年阜外医院与坦桑尼亚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签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心血管疾病筛查、诊疗和医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数十年来,坦中两国在医疗领域深度合作,既见证了两国友谊长青,也为非洲地区医疗能力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推荐阅读
东南网全球站点
FJSEN Global Sites
东南网美国站
东南网澳大利亚站
东南网香港站
东南网菲律宾站
东南网阿根廷站
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东南网日本站
东南网新西兰站
东南网英国站
关注我们
Follow U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东南网海外频道联系电话、传真:0591-83729159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4楼
合作媒体
Associated Media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