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利用后的番客楼经常举行各类活动 (林祯民 供图)
时光一跃百年,村庄肌理犹存。素有“十户八九侨”之称的龙苍社区,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拥有40座造型各异、瑰丽多彩、中西结合的番客楼,还有10余座具有闽南红特色的古大厝。这些建筑集南洋特色和闽南传统于一身,形成独特的龙苍风光,已成为承载乡愁的特别存在。受这活色生香的闽南气息所吸引,不少青年或远道而来,或返乡发展,结缘一座楼,倾注心血赋予它新生,以古厝“活化”培育产业生态,增强“造血”功能,助力龙苍乡村振兴。
一眼爱上古厝
结缘田园生活
沿着小巷深入龙苍社区,循着若隐若现的音乐声,一栋红砖番客楼映入眼帘。一幅10米长的摄影作品纱幔悬挂于天井中,纱幔上是一棵参天大树,洛阳桥的倒影在树下蜿蜒。在这座“晚晴茶事”番客楼里,一些茶客正在品茗聊天。茶室负责人林祯民为记者泡好一杯茶,讲述起与这座番客楼结缘的故事。
“我是广东湛江人,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去年来到龙苍社区,看到这座建于1936年的番客楼时,惊叹于其精妙的设计,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他说,当时他立刻找到了在香港的屋主并租下它。“我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新中式茶空间,希望提供一个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交流、融合的平台,让城市的朋友们体验龙苍侨乡风光。”
“我感觉灵魂像被闪电击中了一样,突然就热泪盈眶……”从上海远道而来的外乡创业青年易恢检最初见到龙苍番客楼时,也有同样震撼的感受。此前,他一直在全国各地寻找院子,想要打造一个理想的小院。他敏锐察觉到,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通过将老旧古宅改造成文创空间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潮流。通过短视频平台,他被龙苍的乡村风光所吸引,便只身来到这里,一眼相中这栋老楼房,定名“可遇小院”,今年1月开始打造疗愈民宿。
祖籍湖南的易恢检是一名程序员,在上海奋斗多年的他见惯了都市的繁华,如今更向往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在他看来,龙苍是一个被城市包围的乡村“孤岛”,它享有城市的便捷,同时也有一份独有的田园风情。深处互联网时代,在龙苍,他也能发挥自身所能,实现物质追求和心灵富有的和谐共生。
还原建筑风貌 赋予老屋新生
对林祯民和易恢检来说,“改造”一词并不恰当,他们更多想还原古厝本来的面貌。“主打还原本味,修旧如旧,引景入室,一共花费了半年时间。”林祯民回忆道,房屋已闲置30多年,去年4月刚进来时,屋内弥漫着极重的霉味,地面、墙面长满斑斑霉渍和苔藓。“我们不敢用高压水枪,怕破坏原有构件,而是手工刷洗。主体建筑未进行大幅度改动,而是利用软装营造氛围感,如还原红砖地面,利用打光和柔纱窗帘增加通透感;修复老式花床、窗框、梳妆台等屋主老物件,增加‘复古’味。”
他还记得去年清明节,屋主回乡谒祖时,仅在门口停留,没有入屋。茶室于去年国庆节对外营业,今年清明节,屋主再度回乡时,走到久违的屋内,既开心又感动。“房子有人气,才有生气。我们还将屋主的书信等老物件收到一个老木柜里,使用着他们原来的碗和杯子,感觉这个家像活了过来。”他说,不少外地游客也有相似的感受,“一名从杭州来泉旅游的客人在这里品茗听雨,第一次感受到闽南古厝文化。”
“能租下这么一栋老宅,对我来说既是缘分,也是幸运。”易恢检说,这栋建于1936年的番客楼,既有出砖入石、雕梁画栋、闽南红等古大厝特色,又有廊柱式骑楼的南洋式建筑特点,历经近百年风雨,墙体都没有一点位移和变形。他也尽量地去复原原貌,在保留它原有面貌和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工艺,让房子变得更舒适。
线上线下发力 带红乡村文旅
到了下午,龙苍社区的好野民谣茶馆里传出声声悦耳的闽南语歌声。一边喝着茶,一边听本土歌手雅婷唱歌,成为不少人午后休闲的方式。还有一些听众,虽未在现场,也能通过手机感受歌手在闽南古厝里唱闽南歌曲的独特韵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唱响歌手、带红龙苍闽南古厝,惠安青年庄凯和他的音乐团队正在进行新的尝试。
“我长年从事音乐行业,延伸到线下是近两年的探索。”庄凯说,音乐现场所带来的现场震撼感能更好地体现音乐的魅力,他便想寻一座闽南古大厝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他逛了多处,在台商区文旅的推介下,他来到龙苍。“我虽是闽南人,但十几岁时就外出了。所以看到这里的房子,一下就勾起了童年回忆,感觉非常亲切。”他和团队成员从交通、资金等方面考虑,又得到区、镇、社区的大力支持,当天就决定选择这里。
经过不断完善,线上加线下的模式让茶馆和雅婷都火出圈。“最高峰时有70人次在茶馆里。我记得去年腊月廿八,下着雨,屋外很冻,屋内却爆满。有一些熟客每周都来喝茶听歌。”而在短视频平台上,雅婷发布的每个歌曲视频几乎都有上百条评论,收获10多万粉丝。“一位苏州网友看完雅婷的直播后,特意来泉州旅游。还有香港的游客,受古大厝吸引,也来泉州。”庄凯说,希望以闽南歌和闽南古大厝相结合的方式,带动更多人传承弘扬闽南文化。
采访中,3名青年都无一例外地看好龙苍社区的发展前景。记者获悉,近年来,龙苍社区盘活闲置资源3000平方米,选取了8栋番客楼,采用托管形式进行改造提升,招引晚晴茶事、竹裕园、雅婷直播间、好野民谣茶馆、稻田白鹭露营、可遇小院、蝉鸣研学等业态,建设涵盖党史馆、国史馆、关爱未来馆等11个项目的党史国史教育示范路线,形成一条完整闭合的乡村振兴参观路线,完成市集、路途景观提升工程、稻田咖啡周边污水整治工程等乡村振兴项目。(融媒体记者 陈灵 通讯员 吴志勇 王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