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第六届印象福州大赛 > 征文作品 > 13-18岁赛区 > 正文
马来西亚何昱宏参赛作品《福州人的一生》
2023-09-20 22:06:31 何昱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文琳

作品名称:《福州人的一生》

作品类别:征文

姓名:何昱宏

年龄:16岁

国别(地区):马来西亚

选送单位:砂拉越诗巫公教中学

指导老师:林美仪

福州人的一生

自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在这颗蔚蓝星球建立文明起,文化便伴随着人类传承了下来,已经成为了血脉中的一部分。而福州文化亦流传了两千多年,融入了每个福州人的血。一代接一代的福州人都在福州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与它结下了深厚的牵绊,相信没有福州人会否认,福州文化是自己的另一份“身份证”。 

作为一个海外福州人,我从小就在诗巫长大,每时每刻都受着福州文化影响。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的祖籍都是福州。他们告诉我,福州人在出生时,会带着新生儿走遍大街小巷,与街坊邻居们报喜并送上一颗染红的鸡蛋。在我出生的第三日,他们为我洗了第一次澡,称为洗“三旦”,随后设“三旦酒”宴请亲友。外公外婆在当天还专门为我置办了大小幼儿用产品。这些都是福州的出生习俗,父母说久了,我也能够倒背如流了,因为我知道这些习俗都与我的出生,我的血脉有关,想到这,我就感觉到了它与我的深刻联系,更加重视起了这些习俗。 

福州人同样也很重视成年礼,记得小时候我曾看过表哥的成年礼。当时表哥十六岁,生日当天,爷爷奶奶准备了许多祭拜七娘妈的供品,有竹篾纸糊的“七娘妈亭”、油饭、麻油鸡、糖粿、胭脂水粉、千日红、鸡冠花、茉莉花、树兰。奶奶告诉我七娘妈是保护小孩平安和健康的神,十六年来一直保护表哥成长,所以在十六岁那年必须通过祭拜表达对七娘妈的感谢,同时也宣示了表哥已经长大。姑姑和姑丈手持七娘妈亭立于神案前,表哥匍匐着穿过供桌及七娘妈亭,随后起身往左绕三次便结束了。爸爸告诉我,福州人的成年礼的核心就是这些,可以置办的很富丽堂皇,亦可以办得朴实。这便让我感到了更加亲切,习俗本就是祖先们生活习惯的传承,不应当是死板的。因人而异,顺应生活,这才是真正优秀的习俗。 

至于婚礼,福州人订婚时看重日子,会选一个良辰吉日去办理结婚证,并且两家人会互送聘礼。当我舅父结婚时,他带了一对活鸡过去,两只鸡的脚被三尺三的红绳绑在一起,打了个活结。而舅妈方则准备了一只母鸡与舅父交换,并用那根红绳将舅妈的母鸡与自己带来的公鸡绑好,代表了男女结为夫妇。此外舅父到女方家时,舅父和舅妈都吃了一碗太平面,回到男方家也一样,意味着平平安安。而太平面里还会有两个太平蛋,吃一颗留一颗,意味着男女双方家庭平平安安。这些流程虽说繁琐,但也表现了福州人对婚事的看重,而且耗资也无需过度,再次映衬福州文化不死板,贴近生活的说法。 

福州文化时刻紧扣生活,重视孩童出生,孩子成年,男女结亲,自然也看重落地归根的丧事。几年前,远在福州的曾祖父在睡梦中过时,享年八十。远在诗巫的我们便受邀前往参与葬礼,葬礼上人人披麻戴孝,孝男戴麻衣草帽,孝女罩粗麻布,其余亲人则腰缠白布。曾祖父的遗体摆放在灵堂中央。人们在清晨出殡,排列有序,几人扛着竹丫绕着红布条作彩旗,后头有一帮京鼓吹,一路吹吹打打。四个人抬着供奉曾祖父画像的亡灵亭,棺材由八个人抬着,一行人行至山上的墓地,将曾祖父下葬,随后用砖头封圹,孩儿杖插在墓前。回来时,大家脱下了白带换成了红带,曾祖父的画像也由黑白换成了红绸,轿杠上添挂一合“百子千孙”字样的小灯笼。到家门,放鞭炮,烧一束稻草,大家都从上面跨过以示平安无事。然后撤下幛、联及门首的丧事讣告,用蓝水墨圈上,说明丧事结束。会有这样的习俗,我想除了消去些亲人离世的悲伤,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要继续生活,才会在回来时将衣饰改成红色。 

福州文化两千载,伴随了福州人的一生,福州文化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代表了福州人共同的家。福州文化就像一条绵长的河流,分成数十条短流延伸出去。出生在小福州的我朝福州文化的上流看去,看到的是大洋的另一端,每个福州人的家乡。文化将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这么一想,普天之下何处不是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