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共有博物馆147家,近10年累计举办展览活动1.2万多场,参观人数达2.5亿人次
在博物馆感受美好生活
东南网5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7日至19日在我省举行。活动由国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集中展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推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展览,举办“有福之州 博物馆之夜”主题活动,公布一年一度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举办博物馆日主题论坛、博物馆青年论坛及策展人论坛等活动……本次主会场活动将推出一大批面向公众、普惠均等的高品质文化服务。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博物馆改革,积极开展博物馆改扩建工作,目前全省共有博物馆147家。取得许多重要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创新推出文物“保险+服务”等保护模式,实现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大提升。
办馆质量提升
“参观博物馆就像到了一所大学校,这里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道桥梁。”日前,在福州西湖之畔的福建博物院,福建师范大学的几位青年学子早早来到积翠园艺术馆,参观红色经典书画展。
今年“五一”假期,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共同主办的“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积翠园红色经典书画展”开展,吸引了大量观众。“截至1日下午5时,两馆(积翠园和自然馆)合计已有超过2万人次到场参观。”福建博物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从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举办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已在重庆、广州、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举办了14届。“今年是福建博物院建院90周年、福建积翠园艺术馆建馆30周年。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承办本届‘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我们倍感荣幸。”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告诉记者,“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特点鲜明的主题活动、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活动和文化遗产推介等,办出国际视野、中国风格、福建特色、福州味道,传播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博物馆,在博物馆寻根历史、赓续文明。着眼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我省各地积极开展博物馆改扩建工作。10年来,全省新建扩建国有博物馆36个,建筑面积增加约49.35万平方米;国有博物馆增加6家,非国有博物馆增加36家。目前,全省共有博物馆147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04家,非国有博物馆43家。据统计,近10年,全省博物馆累计举办各种展览活动1.2万多场,参观人数达2.5亿人次。
在推动质量提升方面,我省不断深化博物馆改革,探索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和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提升博物馆办馆质量。“福”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福州文化、茶文化等八闽特色文化融入博物馆建设,福建民俗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广受市民喜爱。
考古成果不断
博物馆是研究、保护、传承和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经考古发掘的文物在这里汇集,展现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近日,备受关注的漳州圣杯屿元代海船水下考古工作再次启动。国家考古队在漳州古雷开发区圣杯屿海域开展船载文物的提取和现场保护,进一步了解船体结构和埋藏状况。
大约700多年前,一艘满载龙泉窑瓷器的船只在圣杯屿海域沉没。“沉船遗址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的交汇处,探明船舱内有成摞的瓷器堆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高峰期——元代中晚期海上贸易的典型代表,船上发现的多件瓷器标本揭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历史细节。”据参与现场工作的考古专家介绍,2014年、2016年和2021年,相关部门先后实施3次水下考古调查。圣杯屿元代沉船的考古,是新时代福建水下考古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实例,对于讲好海上丝绸之路故事、中外交流互鉴故事、福建水下考古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省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的重点区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水下考古诞生之初就将福建海域作为水下工作重点。2022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平潭)基地、福建水下考古(平潭)基地正式落户平潭。
30余年来,水下考古工作者在我省海域开展了一系列水下文物普查、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连江定海沉船、平潭碗礁一号沉船、平潭大练岛沉船等水下考古工作成果,为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外交通史、贸易陶瓷史、造船技术史等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和实物资料,丰富的出水文物也成为福建海上丝路繁华的重要实物见证。
近10年来,我省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海域陆续发现大量水下文化遗存。目前,福建沿海海域已确认的水下文化遗存近50处,具有年代序列完整、类型及埋藏环境多样、出水文物内涵丰富等特点。连江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首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域水下文化遗址。
除了水下考古,我省陆上考古项目也多次取得重大成果。三明万寿岩遗址、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群、浦城猫耳山商代窑群遗址、漳平奇和洞遗址、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等获评当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一些考古发现填补重要历史空白——三明万寿岩遗址的发现,让福建人类活动历史提前到距今20万年左右;漳平奇和洞遗址发现了全国少见的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的文化遗存;“昙石山文化”是我省首个命名的史前考古文化,在闽江下游史前考古文化序列占有重要地位;以平潭壳丘头遗址为代表的“南岛语族”课题研究成果,显示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闽台两地的紧密交流,以及史前人类的海洋文明发端。
紧抓文物保护
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都需要倍加珍惜,用心守护。
近日,在上杭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的监控大屏上,一阵急促的报警声光讯号响起,监控视频随即自动切换到报警点位的实时图像。
按照上杭县智慧文物安全保护平台预案,当天的值班员一边紧盯监控视频,一边立即指令就近的文保巡查员和文保单位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查核报警缘由。
不到半分钟,查核结果回传到值班室——因节假日群众烧香较多,现场设置的热成像报警装置达到预设阈值,触发了自动报警。现场安全可控,警报解除。
原来,这一幕是当地文保部门、保险公司和智慧文物管理平台服务商联合进行的一项文物保护系统测试。
我省是文物大省。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251处,居全国前列;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其中馆藏珍贵文物92748件/套。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2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约5000处。为探索强化基层文保单位安全管理,给每一件文物量身定做安全可靠的“保险箱”,省文物局会同相关部门和保险公司,联合科技公司,创新推出文物“保险+服务”模式,通过综合保险保障、科技服务(技防)和人员巡查(人防),探索构建文保历史建筑保护、监测和风险保障新思路。
在革命文物保护方面,我省从2014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革命文物资源专题调查,分两批次公布全省革命文物名录,目前全省革命文物数居全国第一。以革命文物为重点,我省持续推进龙岩、三明等革命文物集中成片区域保护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原中央苏区片区、长征片区等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推动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涉及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打造了“古田会议丰碑、调查研究模范、万里长征起点、红色交通生命线、风展红旗如画”红色文化品牌。
非遗魅力彰显
舞台上,木偶小沙弥亦步亦趋跟随木偶艺术表演者登场,数十根悬丝在表演者的十指操纵下此起彼伏,一出《小沙弥下山》木偶戏随即上演:遵师命下山化缘的小沙弥途中遭遇暴风雨,风雨骤来、电闪雷鸣之际,小沙弥想要念经以求佛祖保佑,谁知由于平日诵经用心不专,情急之中颠三倒四、错误百出。
“摔倒后挣扎着起身的动作,简直和真人一样。”活泼生动的表演,引得台下观众喝彩不断,直呼过瘾。演出结束后,孩子们还可以与木偶艺术表演者互动,沉浸式体验木偶表演艺术。
“五一”假期,以“御见宋元集 宋韵泉州肆”为主题的首届宋潮文化生活节在泉州举办,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每天开展的非遗演出。许多游客早早围拢在舞台区周围,等待好戏轮番上演。
本届文化节非遗表演项目,不仅有提线木偶戏、南音雅乐、螳螂拳表演,还有“城门讲古”、“海丝小艺苑”、“走进世遗·遇见非遗”展演和“唐风宋韵”南音习唱会,让游客全方位、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我省召开,实现了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大提升的目标,达到了‘举办一场会,搞活一座城’的愿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省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项,仅次于北京,与四川、云南、河南并列全国第二。”傅柒生告诉记者,“我省世遗申报后劲十足。目前,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福州三坊七巷、闽浙木拱廊桥、闽南红砖建筑等5处文化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