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繁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aa
您所在的位置:海外频道 >  今日福建 > 正文

闯荡四海 福建侨商异国建奇功

2022-08-16 19:16 来源:福建侨报 责任编辑:孙紫腾

翻开史书,在几百年的时空中闽籍侨商身影活跃。他们或以异国他乡的语言与不同皮肤的人交谈,或航行在一片茫茫大海,不知道迎接明天的是惊涛骇浪,还是碧海蓝天,“恬波涛而轻生死”的闽籍侨商望望天,勇敢去闯。

福建襟山带海,土地贫瘠,耕田不足以养家糊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素来“以贩番为命”。明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海澄月港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港口。越来越多向海而生的福建人,投身海外贸易,闯荡四海,留下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龚廷彩:恢复古苏禄国与中国中断300年的邦交

清雍正四年(1726年)7月25日,在泉州湾的日湖港(今石湖港),古苏禄国(故地在菲律宾的苏禄群岛)的访问使团上岸,携带着苏禄国王的信件,来华通好。距离上一次来访,已经时隔300年。明朝永乐年间,古苏禄国4次派使团到中国友好访问,但后来,因为航海经验不足,再加上西班牙殖民者占据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导致海道不通,两国失去了往来。

使团的正使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向当时的泉州府晋江县知县呈报苏禄使团来华,知县很是错愕,原来正使的名字叫做龚廷彩,祖籍福建泉州。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龚廷彩去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因为亏本,无法回国,于是就留在了吕宋。雍正三年(1725年)龚廷彩由吕宋再到古苏禄经商。古苏禄国王见他航海经验丰富,且品行端正,就委任他为正使,率领古苏禄国的11名官员和华侨舵工、水手31人,到中国友好访问。原计划从浙江省的宁波港登陆,因龚廷彩思念故乡亲友,于是从日湖港靠岸,顺便回到家乡。

1726年10月,清朝政府命使团进京,回赠古苏禄国王蟒缎、锦罗。龚廷彩圆满完成了使命,恢复古苏禄国与中国中断的邦交。

清雍正十年(1732年),古苏禄国王又派龚廷彩出使中国,恳请清政府代为修葺古苏禄东王在山东的坟墓。古苏禄东王在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率领使团前来中国访问,在回国的路上,不幸病故,被安葬在山东。雍正皇帝让山东地方官修饬整理墓地,在守陵人的后代子孙中选取精通文墨的两人,供奉祭祀,并授予官职。

龚廷彩两次率领使团来到中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往来。中国和古苏禄国的友好往来又持续了160年,期间,两国政府互相救援对方在海上遇难的船只,并派人护送获救人员回国。

苏鸣岗:印尼爪哇第一个华人甲必丹

明朝万历年间,祖籍同安的苏鸣岗率领十几位同乡,驾乘帆船,经过几个月的航行,到达印尼西爪哇万丹。上岸后,眼见人来人往,说着苏鸣岗听不懂的语言,他意识到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要懂得当地语言,开始学习马来语和葡萄牙语。苏鸣岗拥有多艘沙船,加之童年时在家读过私塾,能写会算,便航行在印尼各岛屿间,从事土产和米粮贸易,获得了第一桶金。

稍后,苏鸣岗迁居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从事海外贸易,获利颇丰。苏鸣岗与在日本长崎的张敬泉(漳州龙溪人)和欧华宇、中国的许心素(漳州人),以及先后在泰国和印尼的李锦、菲律宾的黄明佐(漳州诏安人)等人合作,结成了一张华人关系网和亚洲贸易网。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占领巴达维亚几个月后,要推举一位领袖管理华人事务。苏鸣岗自幼习武,行侠仗义,为华侨所推崇。1619年10月11日,苏鸣岗被任命为巴达维亚首任华人甲必丹(葡萄牙和荷兰人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殖民地设置的华人官职制度),也是爪哇第一个甲必丹。

苏鸣岗担任甲必丹达17年之久,是历任甲必丹担任时间最长的一任。期间,荷属东印度公司驻巴城总督已换了6次,苏鸣岗同历任总督关系都交好。苏鸣岗带动大批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的工匠远渡重洋,建设巴达维亚城,但荷印当局在招揽华侨的同时,严禁他们自由离境。苏鸣岗向当局提议让华侨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最终争取到华侨可以乘坐东印度公司赴台湾的船只回国。巴达维亚的华侨多聚居于条件恶劣的低洼地,苏鸣岗向当局购买土地,建造房屋,修筑河堤,改善居住条件,并争取减少华侨工作时间。凡是事关华人利益的事情,苏鸣岗都据理力争,深得侨胞拥护。

黄奕住:剃头匠的银行梦

1891年,20多岁的黄奕住随身携带理发工具,驻立海边,回首下南洋几年来,从新加坡辗转到苏门答腊棉兰,再到中爪哇的三宝垄,走街串巷靠剃头为生的日子。黄奕住摸摸自己空荡荡的口袋,他决定“破釜沉舟”,把剃头担子丢进大海,改行做商贩。

这幅剃头担子已经跟着黄奕住十余年,他自小家境贫寒,12岁便开始学习理发,贴补家用。自此之后,每天清晨,黄奕住挑着各种日用杂货与食品,沿街叫卖。略有积蓄后,开了一家杂货店。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爪哇的甘蔗种植业及制糖业继续发展。周边地区所出产的蔗糖都运往三宝垄,转售至欧美各国。黄奕住意识到经营糖业生意有钱赚,1895年开始,他专门做糖生意,向各中小榨糖铺收购大量的蔗糖,批发转售至爪哇及外岛各地,并组织出口至新加坡和欧美各国,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1918年黄奕住成为爪哇的“四大糖商”之一。

一战结束后,印尼仍然处在荷兰殖民之下。三宝垄地方政府曾动员黄奕住加入荷兰国籍,从而可减免高昂的“战时所得税”;日本驻三宝垄领事也企图邀黄奕住加入日本国籍,从而可得到日本的“保护”,具有民族自尊心的黄奕住全都拒绝了。1919年返回厦门鼓浪屿定居。

黄奕住在印尼约30年的商业经营活动中,意识到了建立银行的重要作用。早在事业成功之前,黄奕住在欧洲画报上看到一幅外国银行建筑雄伟的画报,就剪下来保存着,立志要建这样一座银行大厦,每当事业滑坡时,他就把这张画报拿出来激励自己。

1921年6月,黄奕住携带500万大洋的支票和那张画报在上海成立中南银行,这是近现代华侨回国投资的最大的一家银行。开业后不久,就争取到了钞票发行权,现在在旧币市场上,仍然能够看到许多该行发行的10圆、5圆和1圆币。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奕住没有离开中国,而是共赴国难。他通知所有银行客户“不论定期活期存款,即日起前来领取本息。”抗战胜利前夕,黄奕住病逝于上海。

邱忠坡:侨商航运史上的先驱

在厦门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垵村东社156号,有一座邱忠坡古厝,修建于清朝末年,建筑体积庞大,装饰华丽,足见其主人之富有。

邱忠坡是新垵籍新加坡华侨,是侨商航运史上的先驱。1852年,邱忠坡远下南洋,20多岁的他在新加坡开设商号,经营杂货。

19世纪60年代之后,远洋的航运业几乎全都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心有不甘的闽籍侨商在远洋航运业中跃跃欲试。1875年,邱忠坡筹资150万元在厦门创办万兴轮船公司,建造和购置七八艘汽船,航行于南洋的港口和中国香港、汕头、厦门之间,与外国轮船角逐竞争。

1879年,邱忠坡独自经营万兴公司,拥有数十艘船和四五千名员工。其中一艘船取名“漳福建”号,专门行使在中国厦门至新加坡间,华侨称之为“福建船”。几年后,万兴公司成为新加坡最有名的侨资公司之一,邱忠坡成为新加坡侨商领袖。

邱忠坡恋祖爱乡,在中国发生水灾等自然灾害时积极捐款,清政府建设海防时他主动支援。

继邱忠坡之后,角逐远洋航运业的还有缅甸侨商林振宗(厦门灌口人)、新加坡侨商林秉祥(龙海人)、印尼侨商黄仲涵(同安人)等。当年停泊在厦门港的轮船,不全是外国人的船只,还有悬挂外国旗而属于闽南侨商的船,因为鸦片战争过后,海外华人的船只必须悬挂殖民国家的国旗,闽籍侨商的远洋航运业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东南亚华侨航运业大部分是闽籍侨商经营,构筑了中国与东南亚航运贸易网络。


参考资料:郑来发《印尼华人史话》《一路向海漳州人下南洋》、林金枝《闽侨古今名贤事略选辑》、何丙仲《近现代鼓浪屿华侨述略》、许金顶《新阳历史文化资料选编》、林天佑《三宝垄历史》、《托起“中南银行”大厦的华侨巨子(侨史珍藏)(组图)》(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荐阅读
东南网全球站点
FJSEN Global Sites
东南网美国站
东南网澳大利亚站
东南网香港站
东南网菲律宾站
东南网阿根廷站
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东南网日本站
东南网新西兰站
东南网英国站
关注我们
Follow U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东南网海外频道联系电话、传真:0591-83729159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4楼
合作媒体
Associated Media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